(網經社訊)全球最熱門的話題是什么?答案非ChatGPT莫屬。在過去一個多星期內,微博、抖音、朋友圈內幾乎隨處充斥著ChatGPT的話題,在A股市場ChatGPT概念炙手可熱,相關概念股一飛沖天。國內外科技巨頭都非常重視ChatGPT引發的科技浪潮,積極布局生成式AI,其中也包括一些教育企業,積極探索前沿技術。ChatGPT帶來的革新能與教育行業“擦”出怎么樣的火花?
出品丨網經社數字生活服務部
作者丨十九
審稿丨無痕
ChatGPT一路“狂飆” 掀起全球熱潮
2022年11月30日,人工智能研究機構OpenAI推出了生成式AI對話大模型ChatGPT。多語言撰寫充滿想象力的詩歌,編寫可運行的程序,快速生成論文摘要,自動制作數據表格,糾正文章中的語法和表達錯誤,把一周大事寫成新聞綜述……ChatGPT不僅能理解很多人類問題和指令,流暢展開多輪對話,也在越來越多領域顯示出解決多種通用問題的能力。馬斯克在去年12月就曾公開表示稱:ChatGPT好得嚇人,我們離強大到危險的人工智能不遠了。
這款由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開發的爆炸性聊天機器人,能力非常強大。ChatGPT作為一款生成式AI,可以根據用戶的提示創建智能文本,它是一個“大型語言模型”,是一個基于神經網絡的系統,通過消化大量現有的人類生成的文本來學習并執行用戶提出的要求。ChatGPT已經擁有了幾乎人類所有知識的總和,而且擁有三項超乎想象的能力——數字內容孿生能力構建現實世界-虛擬世界映射;數字編輯能力打通現實世界虛擬世界交互通道;數字創作能力從數據理解走向數據創作。
自推出后ChatGPT便火爆全球。從0到100萬用戶
微軟豪擲100億美元,后有谷歌布局投了4億美元。而在國內,ChatGPT的爆紅也引得國內科技巨頭爭相布局,科技、互聯網、搜索、電商以及投資等多個領域公司均對這一技術保持了高度關注,一場對于未來藍海市場的爭奪戰就此打響。
網易有道 科大訊飛 學而思紛紛入局
而在教育行業,ChatGPT有著天然“基因”優勢,其本身就是智能聊天機器人,在回答問題的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需要解答一些問題。ChatGPT可以作為有效的教學輔導工具,發揮其強大的“智能”作用,幫助老師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輔導,進一步提高老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效率。網經社教育臺(EDU.100EC.CN)了解到,在教育行業,幾天之內已有數家頭部企業宣布“入局”。
網易有道:或將推出教育場景下ChatGPT同源技術產品
網易有道方面透露,有道AI技術團隊已投入到ChatGPT同源技術(AIGC)在教育場景的落地研發中,目前該團隊已在AI口語老師、中文作文批改等細分學習場景中嘗試應用。同時,公司有望盡快推出相關的demo版產品,該產品的面世將標志著AIGC技術在國內互聯網教育場景的首次著陸。
據相關人士透露,事實上自去年開始,有道AI團隊就在基于AIGC下的教育場景進行了大量技術投入,因此具備ChatGPT模型落地的快速響應能力。
網易有道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這次技術更新是一次顛覆性的創新,但在細分場景的應用過程中實際上并不需要這樣一個大而全的模型,更需要一些縱深向的探索。比如,有道正在探索ChatGPT同源技術在學習場景中的落地,這個過程加深了我們對于ChatGPT的進一步理解。”
科大訊飛:類ChatGPT技術將率先落地AI學習機
近日,科大訊飛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應投資者關于ChatGPT的提問稱,公司已經在當前核心技術、產業場景、行業數據等積累的基礎上,于2022年12月份進一步啟動生成式預訓練大模型任務攻關,科大訊飛AI學習機將成為該項技術率先落地的產品,將于2023年5月6日進行產品級發布,該技術突破將在AI學習機的中英文作文輔導、中英文口語學習等方面帶來顯著提升。
好未來:上線AI講題機器人 未來將利用ChatGPT技術升級迭代
近日,好未來智能學習團隊透露,在剛剛推出的學而思學習機上已經正式上線AI講題機器人小π。據悉,小π這個命名一直作為公司內部研發的項目代號,此次在學而思學習機上線沿用了小π代號,今后正式發布的時候也可能會改名。
學而思學習機相關負責人表示,好未來一直在探索利用最前沿的技術,為用戶提供更科學、更智能、更好用的產品。ChatGPT的出現,將為產品研發提供很多新的思路和手段,未來學而思將利用ChatGPT相關技術不斷對學習機等產品進行升級迭代,預期將在題目覆蓋率、人機互動性、題目講解生動性等方面實現大幅提升。
一把“雙刃劍 ”ChatGPT或成下一個“拍照搜題”?
2021年12月13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對加強教育App管理推動與“雙減”政策銜接提出明確要求。通知提出,對于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不良學習方法的作業 App,暫時下線。
而ChatGPT可以使知識的獲取更加便捷,但是,其弊端也很突出。對自覺性較強的學生來說,搜題軟件可以幫他們梳理做題思路,無疑是一款“學習神器”。然而,很多中小學生的自覺性并沒那么強,使用ChatGPT容易形成依賴,成為他們抄作業和作弊的方式。
國外一項對1000多名學生展開的調查顯示,超過89%的學生使用ChatGPT來幫助完成家庭作業。一位大學教授曾告訴媒體,他發現班上最好的論文是由ChatGPT創作的。一些地區的學校WIFI網絡設備上不得不全面禁止了ChatGPT,還有人開發了專門的GPTZero軟件來查驗學生遞交的文本作業是否是由AI完成的。
教育部門因此普遍對ChatGPT持謹慎態度,美國多所公立學校禁用了ChatGPT,原因是擔心作弊。紐約市教育部門發言人認為,該工具“不會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家科學期刊也禁止將ChatGPT列為論文“合著者”。
據報道,在國內,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的重點大學的一線教師已經發現有學生用ChatGPT撰寫論文,
在業內,有批評者指出,這是一種“高科技剽竊”和“避免學習的方式”,也有人認為,應該將以人為本、以學生的成長發展為本作為教育數字化發展的基本準則。
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余勝泉表示,智能工具的核心作用并不是要代替人的思考,而是要增強人的思考,尤其是學生。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需要促進思維和認知能力的成長,如果使用ChatGPT代替學生的思考過程“短路”,那就是錯誤的。反之,如果將其作為一個支架,使學生能看到以前無法看到的東西,思考以前無法思考的內容,站到更高的認知層次上,這種應用就是積極的,應該鼓勵。
中國教育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提到,“在教學上,要確保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虛擬技術等數字信息技術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供學生自主選用;在評價上,利用信息技術成為不失真的教育評價工具,盡可能避免它成為部分人控制學習者更為強大有效的工具。”
西方有一句諺語:“教育的本質,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伴隨著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教育如何擁抱新技術已然成為一個重大的時代課題,而如何規范學生使用讓學生得到更多獨立思考的鍛煉是重中之重,從這個角度看ChatGPT與教育行業的融合會走向何方目前尚無答案。
【小貼士】
網經社教育臺(EDU.100EC.CN)是專業智庫型數字教育門戶,重點關注K12、職業教育、早教、高等教育、STEAM教育等。旗下運營有:教育臺(數字教育門戶)、網教寶(自媒體品牌)、研究中心(智庫)、網課超市OC.100EC.CN(導航)等,提供媒體發布、報告榜單、融資、營銷、供應鏈金融等服務,是數字教育從業者、媒體、投資者、用戶的首選平臺。(如果您是數字教育業內人士,歡迎合作咨詢加分析師微信:clt7513)